供稿:低壓分公司 賴潤華 時間:2022/06/10 瀏覽次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培訓開班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深沉的自信。2006年5月20日,“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隨著現代工業的進步,傳統古法技藝后繼無人,即將面臨失傳的境地。
為了更好的保護、傳承、利用、發揚非遺文化,2022年4月26日上午9點,由久大鹽業集團公司主辦,久大控股低壓天然氣分公司和自貢匠心鹽井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2022年度非遺培訓正式開班。
培訓前,久大集團工會副主席、戰投部部長周洪彬致開幕詞,低壓公司經理江金和做了動員講話。本次非遺培訓以提高員工鹽井深鉆汲制技藝專業理論、操作技能為主旨,培訓時間一個月,分為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培訓、考試考核三個階段。參培的31名學員中,有久大公司目前從事鹽井鉆修井技術的員工,有對天車模型制作感興趣的其他工種人員,另上,還有慕名而來的自貢鹽文化愛好者……他們的積極參與,體現了井鹽深鉆汲制技藝這一傳統技術在當今仍具有無限魅力和發展前景。
因鹽而興的自貢市,曾經在鹽業生產最鼎盛時期,有數以萬計的鹽井天車。據不完全統計,1900余年來,自貢的先輩們先后開鑿出了13000多口鹽井,如果以每口鹽井平均深度300米計算,相當于靠簡陋的工具和人力鑿穿了440多座珠穆朗瑪峰!隨著時間推移,傳統的采汲鹵工藝已退出歷史舞臺,有自貢城市名片之稱的“鹽井天車”也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目前僅剩19座天車。
千年井鹽文化不該被遺忘,井鹽深鉆汲制技藝不該被塵封。希望通過培訓、學習,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關注井鹽文化、學習傳統技術,肩負起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井鹽頓鉆汲制技藝的重大使命,共同守護好鹽都人民的精神家園,延續千年鹽都的城市記憶!